慢性咽炎是指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癥,為上呼吸道炎癥的一部分,多見于成年人,病程長,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頑固,不易治愈砭石,短期治療(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難見顯效。慢性咽炎多由于感冒、扁桃體炎、急性咽炎的反復發作、煙酒過度、鼻腔分泌物倒流以及鼻腔阻塞而長期用口呼吸等因素所引起。患者常感覺咽部不適、作癢、腫脹、干燥或有異物感,伴有干咳,甚至說不出話,對身體健康及工作影響很大。在這里,砭萃網為您提供一種穴位按摩療法。
慢性咽炎的發病原因
慢性咽炎屬于祖國醫學“虛火喉痹”、“陰虛喉痹”、“簾珠喉痹”等癥的范疇。多因肺腎陰虛,虛火上炎,循經上蒸,薰灼咽喉而成本病。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多由急性咽炎反復發作,口鼻部慢性炎癥,以及外來刺激因素如煙酒過度、常食辛辣食物、粉塵、化學氣體的刺激等引起,也與職業密切相關,如教師、演員等。
慢性咽炎的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按摩手法一
(1)患者取坐位,施術者以雙手中指指腹點按廉泉穴、天突穴、人迎穴、水突穴、翳風穴、承漿穴,每穴約1-3分鐘;以拇指指腹按揉風池穴、風府穴、啞門穴、大椎穴,每穴約1-3分鐘;以一手扶住患者后腦,另一手拇、食二指輕輕揉捏咽喉部,再以拇指和其余四指指腹由上向下拿揉頸部肌膚,力量要輕柔,時間約3-8分鐘;較后以空掌拍打肩背部約1-3分鐘。(如下圖)
(2)患者仰臥,施術者以雙手中指指腹點按人迎穴、水突穴、氣舍穴、天突穴、廉泉穴、承漿穴、印堂穴、百會穴,每穴約1-3分鐘;再以無名指和中指指腹輕輕按揉頸部肌膚,以咽喉部為主,時間約3-8分鐘;以拇指指腹點按胸部膻中穴、腹部關元穴(臍下正中線上四橫指處),每穴約1-3分鐘,再以手掌由上向下沿胸部正中線推按10-30次;較后用雙手拇指點按足底涌泉穴、太溪穴(內踝尖和跟腱間中點處),每穴約3-5分鐘。(如上圖)
慢性咽炎的穴位按摩(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手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二
(1)分別用左手掌捂住神庭穴、上星穴,右手掌捂住百會穴、通天穴,先 順時針 按摩72次,再兩手換位逆時針按摩72次。轉速應稍快有力。
(2)兩拇指分別置于枕骨兩大筋外側凹陷處(風池穴),食指、中指置于兩大筋中溝里,兩拇指與食中指分別捏住兩條大筋,從枕骨跟部推下去拉上來,一上一下為一次,共做72次;再用兩拇指從外側往里擠,食、中指往外掰,一擠一掰為一次共做36次。推拉要柔和,擠、掰要重。
(3)用右手中指指腹按摩天突穴72次,同時用左手拇指頂舌根部的廉泉穴按摩72次,再兩手換位做反向動作。
(4)兩手輕握拳,拇指微曲,用拇指背側沿鼻翼溝向上推,經鼻通穴、晴明穴直抵眉骨,推上拉下為一次共做36次。動作不要過重。
(5)用兩手拇指指腹按摩印堂穴、太陽穴,每穴正反各按摩36次。印堂穴宜重,太陽穴宜輕。
(6)用兩手中指指腹按摩中府穴、云門穴,每穴正反各按摩 72次。大人宜重,小孩宜輕。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慢性咽炎 穴位按摩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