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較常見的臨床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為咽部異物感、發癢、灼熱、干燥、微痛等。咽部分泌物或多或少,粘稠,常附于咽后壁,不易咳出,故患者常發出“吭”、“喀”等清咽之聲。由于分泌物的刺激,可誘發刺激性咳嗽。早上起床用力清除分泌物時砭石,常因分泌物難以咳出而引起作嘔。檢查可見咽部粘膜增厚,彌漫充血,色暗紅或深紅,附有少量粘稠分泌物,咽后壁淋巴濾泡增生,充血腫脹;或見粘膜干燥、萎縮變薄,蒼白發亮如臘紙。本病常因感冒、鼻炎引起急性發作,出現咽部腫痛、干燥、灼熱加重。
砭石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的具體方法:
a.天突點壓加守法;
b.列缺、照海、魚際、太溪、手部咽喉穴點刺;
c.中脘點壓,膈俞點壓加刮法。
加減
肺陰不足加肺俞點壓以養陰潤肺,腎陰虧虛加太淵、經渠點刺,以補母益子,金水相生,虛熱得清;痰瘀互結加豐隆、太沖點壓;三陰交點刺以祛痰化瘀、清利咽喉。
天突位于咽喉中部,清利咽喉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力強;列缺屬手太陰肺經,系于咽喉,照海屬足少陰腎經,通于陰 而循喉嚨,二穴相配為八脈交會組穴,滋陰潤肺利咽;魚際為手太陰滎穴,清肺利咽;太溪為足少陰經原穴,養腎陰,降虛火;手部咽喉穴是手上經外穴,位于手背中指與無名指根凹陷處,是專調理咽喉疾患的經驗穴;中脘、膈俞理氣,可解除咽喉部位氣滯,通暢全身氣機。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慢性咽炎 砭石療法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