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面部穴位相關的經絡連接著全身眾多部位砭石,通過按壓這些穴位,不僅能使皮膚細膩柔嫩、延緩或減少面部皺紋的產生,而且能清腦醒神、充沛精力,達到自然的健康美。
面部長斑、痘或色澤晦黯與人體臟腑失調有密切關系,中醫學認為面部黃褐斑多為肝郁脾虛,痤瘡多為肺、膀胱、三焦有熱;目下黯(黑眼圈)多為腎水不化,瘀血阻絡。
【辨證】
氣滯血瘀,肺失和降,脾腎虛弱。
【美容原則】
疏肝理氣,宣肺健脾,益腎活血,疏通經絡(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
【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中脘、下脘、腹哀、章門砭震振法,每日20~30分鐘;
b.脾之大絡砭磙滾法,隔日1次,每次20分鐘;
c.神闕、關元、氣海、解溪、照海、昆侖守法,頸項守法,每日8~13小時。
臉上的美容穴分為美額、美眼和美顏三大類。美額取頭維、陽白、印堂穴。頭維位于頭側部額角發際上0.5寸;陽白位于前額部,瞳孔直上,眉上1寸處;而印堂位于前額部兩眉間連線的中點處。美眼取攢竹、陽白、魚腰、太陽、承泣穴。攢竹位于內側眉頭凹陷中,眶上切跡處;魚腰位于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太陽位于外眼角向后1寸凹陷處;承泣位于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美顏則取聽宮、顴髎、頰車、迎香、地倉、人中、夾承漿穴。這些穴位的位置分別是,聽宮在耳屏前,張口時的凹陷處;顴髎在外眼角直下,顴骨下緣凹陷處;頰車位于下頜角前上方約1橫指,張口時的凹陷處;迎香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開約0.5寸,當鼻唇溝凹陷處;地倉位于口角旁0.5寸處;人中則是鼻唇溝上1/3處;夾承漿則在頦唇溝正中凹陷兩邊各1寸處。
面部穴位按揉較佳的時間段是洗浴后,這時血液循環加快,體溫上升,如果對面部穴位給予按揉,效果(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較好。入睡前,放松心情進行按揉,對皮膚彈性的恢復、消除和延緩皺紋的產生也很有幫助。次之的時間段是在早晨起床后或午飯后。面部按揉的方法有三個要點:一是穴位要準,二是動作要柔,三是用力要恰當。具體方法是,潔面后,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美容板”即砭石刮痧板,對頭面部諸穴進行刮壓。通常可用砭石刮痧板(相關鏈接:《泗濱砭石刮痧板》)的尾端,或者側部,手法要輕,每個穴位可用2~3分鐘,然后用砭石砧壓其穴位,直到穴位酸脹為止。每天或隔天可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一次,效果較好。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術 美容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