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和性別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較基本的抬眉、閉眼、鼓腮、努嘴等動作都無法完成。在動漫中面癱指動漫人物一直沒有表情。
多數病人往往在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面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于病側的齒頰間隙內,并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于淚點隨下瞼內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一、砭石刮痧調理
(一)癥狀
面癱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來時,發現一側面部板滯、麻木、癱瘓,不能蹙額、皺眉、露齒等;口角歪斜,漱口漏水,進餐時食物常常停滯于病側齒頰之間;病側額紋、鼻唇溝消失,眼瞼閉合不全,迎風流淚。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還可出現患側舌前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等癥狀。
(二)調理方法
(1)選穴 翳風、地倉、頰車、合谷、太沖、風池。
(2)定位 翳風:在耳垂后,當乳突與下頜骨之間凹陷處。
地倉:位于人體的面部,口角外側,上直對瞳孔。
頰車:在面頰部,下頜角前上方約一橫指,當咀嚼時咬肌隆起,按之凹陷處。
合谷:在手背,NO.I、第二掌骨問,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太沖:NO.I、第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風池:在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3)刮拭順序 先刮頭部兩側翳風至風池,再刮頰車至地倉,然后刮手背合谷穴,較后重刮太沖穴。
(4)刮拭方法 瀉法。先刮頸部翳風穴至風池穴,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再刮拭下頜部,經頰車穴至地倉穴,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手背合谷穴,重刮,可用刮板角部刮拭。較后重刮足部太沖穴,可不出痧。
二、注意事項
(1)刮痧療法須暴露皮膚,且刮痧時皮膚汗孔開泄,如遇風寒之邪,邪氣可從開泄的毛孔直接人里,影響刮痧療效,而且易引發新的疾病,故刮痧前要選擇一個好的調理場所,空氣宜流通清新,并注意保暖,注意避風,夏季不可在有過堂風的地方刮痧。盡量少暴露皮膚。
(2)刮拭手法要用力均勻,以能忍受為度,出痧為止。
(3)嬰幼兒及老年人,刮拭手法用力宜輕。
(4)不可一味追求出痧而用重手法或延長刮痧時間。出痧多少受多方面因素影響。一般情況下,血瘀之證出痧多;實證、熱證、出痧多;虛證、寒證出痧少;服藥過多者,特別服用激素類藥物不易出痧;肥胖者與肌肉豐滿的人不易出痧;陰經較陽經不易出痧;室溫低時不易出痧。
(5)刮拭過程中,要經常詢問病人感受。遇到暈刮,如精神疲憊、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惡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發涼或血壓下降、神志昏迷時應立即停止刮痧。告訴患者勿緊張,幫助其平臥,注意保暖,飲溫開水或糖水。如仍不緩解,可用刮板角部點按人中穴,力量宜輕,避免重力點按后局部水腫。對百會穴和涌泉穴施以瀉刮法。患者病情好轉后,繼續刮內關、足三里穴。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面癱 口歪眼邪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