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砭石刮痧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針對家庭刮痧,專家提供了一些小常識給網(wǎng)友掌握:
1.任何病癥先刮大椎,再刮其余不適的部位。
2.根據(jù)病人的虛實、寒熱、表里、陰陽之情況采取補瀉手法。
3.婦女妊娠、經(jīng)期,腹、腰、骶部位禁刮。
4.要了解病情,辨證施治,審病求因,確定刮拭的部位。
5.皮膚有感染瘡癤、潰瘍、瘢痕或有腫瘤的部位禁刮。
6.下肢靜脈曲張,宜由下而上補刮或平補平瀉。
7.血小板低下者(容易出血)、病危的人要謹慎刮拭,補刮為宜。
8.盡量避風,防止空調(diào)、電風扇、對流風吹刮痧部位。
9.不要使用其他的代用品刮痧(如銅錢、塑料品、瓷器、紅花油、好得快等)。
10.用砭石刮痧可不用刮痧介質(zhì),直接接觸人體。保健刮可穿著薄衣服刮拭。
11.砭石刮痧時,有一定量的毛細血管出血,滲到臨近組織,然后再進行吸收,這是增加抵抗力、調(diào)節(jié)免疫的方法。
12.怕疼的人采用無痛刮痧法進行刮痧,或先泡熱水澡或熱敷再刮痧,以減少疼痛。
13.砭石刮痧后,會使汗孔擴張,半小時內(nèi)不要沖冷水澡,可洗熱水澡,邊洗邊刮無妨。
14.砭石刮痧后喝一杯熱(溫)開水,以補充體內(nèi)消耗的津液,促進新陳代謝,加速代謝產(chǎn)物的排出。
15.根除頑疾,除刮痧、排毒外,還要針對性地調(diào)理。
16.砭石刮痧不必強出痧。
砭石刮痧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1、砭石刮痧需注意避風,夏季不要在有空調(diào)和有風的地方刮痧。因刮痧時皮膚毛孔開放,如遇風寒邪氣可直接入里,不但影響療效,還有可能引發(fā)新的疾病;
2、砭石刮痧力度要適當,不要過輕或過重,以免損傷皮膚;
3、砭石刮痧后不宜立刻洗澡,需休息片刻,喝點溫開水或姜湯,等過3小時,皮膚毛孔閉合并恢復原狀后,才可以洗澡,因為毛孔張開寒氣濕氣容易順著毛孔進入體內(nèi);
4、足部刮痧,較好先用溫熱中藥湯或溫水泡腳,使足部溫暖,一般浸泡15分鐘左右,以促進足部血液循環(huán),暢通經(jīng)絡,再進行刮痧按摩,效果會更好;
5、NO.I次刮痧出痧后,下次待痧斑消下去再刮,不宜每天都進行刮痧。
用砭石刮痧板進行胸部刮痧技巧
對胸腹部砭石刮痧調(diào)理時刮板與體表的接觸角度小,受力就相對越小,角度以45°為宜。患者仰臥位,施痧者位于患者左側(cè),開始施痧。
(1)施痧者涂抹少許介質(zhì)于患者胸骨柄體表處,右手握住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胸骨柄體表,局部痧出為度。
(2)用刮板角輕輕點揉天突穴 (點揉天突穴時用力要輕揉,此處深部為氣管所在,用力過重會引起嗆咳甚至造成窒息)。
(3)以患者胸骨柄為中線,施痧者用刮板分別向左右兩側(cè)胸部刮拭。(哺乳期婦女不宜進行調(diào)理)局部皮膚微紅即可。
注意:胸部刮痧時刮板與體表接觸角度不宜過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對越重。胸部為心、肺之所在,用力過重會對心肺功能造成影響和損害,對于嚴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腹部砭石刮痧技巧
腹部砭石刮痧主要以患者臍部為中心,涂抹少許介質(zhì)后,施痧者按順時針方向用刮板在患者腹部進行刮拭。以腹部皮膚紅潤為度。用刮板角點揉兩天樞穴和兩大橫穴及氣海、關元穴。
注意:腹部刮痧用力要均衡柔和,過重會讓患者感覺不適。點揉諸穴時稍用力即可(孕婦不宜進行治療)。
[進入“砭術(shù)基礎”欄目,了解砭術(shù)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刮痧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wǎng)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wǎng)絡或砭石/砭術(shù)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quán)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wǎng)所轉(zhuǎn)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zhuǎn)載內(nèi)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zhuǎn)載內(nèi)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jù)。
3、如果您對砭萃網(wǎng)所載內(nèi)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