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發病率的增高,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有著密切關系,包括營養失調、大量飲酒、糖尿病、肝炎、代謝和內分泌障礙等多方面的原因:
一、長期酗酒酒精是損害肝臟的NO.I殺手。這是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后,主要在肝臟進行分解代謝,酒精對肝細胞的毒性使肝細胞對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謝發生障礙,引起肝內脂肪沉積而造成脂肪肝。飲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嚴重。酒精在引起脂肪肝的同時,還可誘發肝纖維化,進而引起肝硬化。男性每天飲50度白酒80克,女性40克,連續5年以上,即有發生脂肪肝的危險;每天飲酒40-80克為致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危險閾界,超過此閾界可使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的發病率明顯增加。有一項調查指出:20世紀60年代的酒精性肝硬變與其他病因的肝硬變相比,歐洲占42%,美洲占66%,亞洲占11%,而中國不足5%。但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和酒精飲料消費的日益增長,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迅速上升。
二、營養過剩。長期攝入過多的動物脂肪、植物油、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在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過剩的營養物質便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導致肥胖、高血脂和脂肪肝。調查得知,我國人群中的肥胖者已超過7000萬,城市的中小學生超過20%。肥胖人數正以5年翻一番的水平增長。上海市有一項對 4009名機關干部的調查顯示,肥胖者達31.6%。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較常見和較肯定的危險因素,其發病率在50%-75%,也就是說,有近3500 萬以上的肥胖者伴有脂肪肝。黑龍江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重度肥胖兒童脂肪肝的發病率高達80%,也就是說,10個“胖墩兒”中就有8個脂肪肝。
三、營養不良。肥胖者容易得脂肪肝,但并不是說瘦人就不會得脂肪肝,臨床上也常發現有的人很瘦但也患有脂肪肝。這是由于長期營養不良,缺少某些蛋白質和維生素,也可引起營養缺乏性脂肪肝。如有人因患有慢性腸道疾病、長期厭食、節食、偏食、素食、吸收不良綜合征及胃腸旁路手術等原因,造成低蛋白血癥、缺乏膽堿、氨基酸或趨脂物質,這時脂肪動員增加,大量脂肪酸從脂肪組織中釋放進入肝臟,從而使肝內脂肪堆積,形成脂肪肝。
四、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糖尿病由于胰島素不足,機體對葡萄糖的利用減少,為了補充能量,體內游離脂肪酸顯著增加,這些脂肪酸不能被充分利用,使肝臟的脂肪合成亢進,從而引起脂肪肝。 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發病率為40%-50%,且大多為中度以上。肥胖與慢性酒精性肝損害均易并發糖尿病,60%肥胖患者合并糖尿病,發生脂肪肝的概率較無糖尿病者多兩倍。有些患肝炎的病人,已經發生病變的肝細胞對甘油三酯的合成與代謝平衡失調,如果進食脂肪類食物過多,就會使中性脂肪在肝內堆積形成脂肪肝。
五、藥物性肝損害。藥物性肝損害占成人肝炎的10%,脂肪肝是常見類型,有數十種藥物與脂肪肝有關,如四環素、乙酰水楊酸、糖皮質類固醇、合成雌激素、胺碘酮、硝苯地平、某些抗腫瘤藥及降脂藥等。它們抑制脂肪酸的氧化,引起脂蛋白合成障礙,減少脂蛋白從肝內的釋放,從而使脂肪在肝內積聚。
六、高脂血癥。高膽固醇血癥與脂肪肝關系密切,其中以高甘油三酯血癥關系較為密切,絕大多數常伴有肥胖、糖尿病和酒精中毒。此外,某些工業毒物,如黃磷、砷、鉛、銅、汞、苯、四氯化碳、DDT等也可導致脂肪肝。妊娠、遺傳或精神、心理與社會因素,如多坐、少活動、生活懶散等亦與脂肪肝發生有關系。
可見,人們在平時一定要多加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免患上脂肪肝。如果已患上脂肪肝,建議用下面的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手法,以下是明顯的一個案例:
馮先生 42歲 公司職員 1998年3月
自述脅痛脹滿,晚間泛酸,口苦、痰多。體胖,時氣急,胸悶、汗出,便溏,舌淡紅,舌苔黃膩,脈沉數,關滑。
體檢時B超顯示重度脂肪肝,肝功能正常。
辨證:脾虛痰濕、肝膽蘊熱。
立法:健脾除濕、疏肝利膽、祛脂止痛。
砭術調理:砭砧闊面及側面交替橫擦兩脅,肝俞、膽俞、脾俞點壓。每次20分鐘,每周3次。調理后矢氣頻頻。2周后脅痛消失。3個月后B超顯示為輕度脂肪肝。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術 脂肪肝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