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砭石刮痧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一)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
氣滯血瘀型落枕臨床表現為晨起頸項疼痛、活動不利,活動時患側疼痛加劇,頭部歪向病側,舌脈如常人;風寒外襲型則表現為頸部疼痛、頭轉側受限,并伴惡風微發熱,頭痛等表證砭石,舌淡,苔薄白。
(二)治法
(1)選穴 大椎、天柱、肩外俞、懸鐘、后溪、列缺、阿是穴。
(2)定位 大椎: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天柱:后發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3寸,斜方肌外緣凹陷中。
肩外俞:在背部,當NO.I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懸鐘: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緣。
后溪:微握拳,第五指掌關節后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列缺: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
(3)刮拭順序 先刮肩頸部的大椎、天柱、肩外俞,然后刮手、臂部的后溪、列缺,較后刮下肢懸鐘穴。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相關鏈接:《刮痧的方法有哪些》)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頸后大椎穴,由上至下,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然后刮天柱穴至肩外俞穴,兩側都要刮拭,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之后刮上肢手、臂部的后溪、列缺,用力宜重,出痧。較后刮下肢外側的懸鐘穴,重刮,30次,出痧為度。
二、病例
席某,男,31歲。患者晨起頸項不舒服,轉頭時疼痛。頸項強直,不得轉側。取大椎、天柱、肩外俞、懸鐘、后溪、列缺、阿是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調理,調理1次后患者癥狀即消除。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落枕 刮痧 砭石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