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過度扭轉,可引起關節囊,筋膜的損傷或撕裂,重物擊肩部可引起肌肉韌帶脈絡的損傷和撕裂導致瘀血腫脹和疼痛等功能障礙,當上肢突然外展或已外展的上肢受外力使之突然下降都可使岡上肌腱部分或全部撕裂。如傷筋嚴重者筋膜可大片受傷。往往導致瘀腫難以消除,可形成繼發性慢性漏肩風。
二、診斷要點:
有明顯外傷史。局部腫脹疼痛活動功能障礙砭石,如肩的腫痛范圍較大者,要查出痛腫的中心點,根據壓痛較敏感的部位來判斷受傷的準備位置。岡上肌撕裂時會出現典型的肌力消失,無力外展上臂。如果幫助患者外展至60度以上就能自動抬舉上臂。
應細探察觸摸肩前部有無骨性隆起突出或骨摩擦音,有無間接壓痛以排除肱骨嵌入性骨折或大結節撕脫性骨折。還要注意與肩關節脫位及肩鎖骨關節分離等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以排除骨囊腫,骨結核的病變,必要時拍x光拍照可明確診斷。
三、砭石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行氣活血,消腫散瘀:患者正位坐,術者立于患者的病側,囑患者盡量放松患肢肌肉,術者一足踏在椅的橫撐上,患肢肘放置膝股上,用砭板側緣在患者的頸部,岡上肌和上肢三角肌前側后各部施刮法,借用泗濱浮石(泗濱砭石)的砭板物性極遠紅外線的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改善局部微循環,以活血行氣,消腫散瘀。
2、舒筋:手握砭搟錐,在患側岡上肌肩部和三角肌肌群,施從上到下肌纖維走行的橫向,由于砭搟錐的拳式高低和大小的不同壓力,借用按壓的機械物理特性和砭具的摩擦發射超聲波以改善肌肉受損導致肌細胞的鈣超載,造成肌肉攣縮時,使鈣離子回歸肌質網,以緩解肌肉拘急痙攣。
3、解痙除攣:經過手指摸觸到肌束條索狀攣縮或肌肉痙攣,可用砭板尾角施彈撥術時,患者可產生劇痛,因此要輕柔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度,從攣縮兩頭細部,開始彈撥,隨彈撥肌筋痙攣的緩解,疼痛也逐漸減輕,則彈撥逐漸加大,促使受損肌細胞超載的鈣離子回歸肌質網,以解痙除攣。
4、散結止痛:肩部傷筋時,消疼痛中心點用砭錐或砭板尾角在肌結的痛點的施緊按慢提或一指禪術以散結止痛。
5、理筋順?。荷鲜鱿盗许拘g(相關鏈接:《砭石使用》)后雙手握砭尺或砭錐頭部平面施搓法或揉法,或用砭板側緣施錐法以理筋舒肌,使肌筋康復生理功能,并使患肢緩緩上升又緩緩下降,可使患者肩和上肢損傷部有輕快感。
6、扭挫傷筋的初期,每日或隔日一次施上述砭石療法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如疼痛難忍,可口服云南白藥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7、分筋法: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發展過程因肩關節肌筋損傷可導致肩關節周圍肌肉筋腱、韌帶與關節囊粘連者,施上述各項技法操作,再施分筋法,用砭板的尾角深入到肌間的粘連部,左右分離時可產生劇痛,患者要忍耐,否則肌肉長期粘連,運動功能障礙,甚至導致肌肉萎縮。
8、固定和功能鍛煉:由于肩部急性傷筋日久遷延成慢性傷筋,因此在調理過程中,自始至終要注意動靜結合,制動時間不易太長,要早期鍛練活動肩關節,爭取及早活動肩關節功能,盡量預防轉變為慢性傷筋。傷筋較重者,傷后用肩人字繃帶包扎,再用三角巾將患肢屈肘90度懸掛胸前,以限制患肩活動,2—3周后腫痛減輕,應作肩關節外展、內旋、外旋、前屈后伸和自動聳肩和患肢梳理頭發等鍛煉,使盡早恢復肩關節活動功能。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肩部扭挫傷 漏肩風 砭石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