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背痛,僵硬不適,重者可有局部腫脹隆起,或出現條索狀結節,有時活動受阻,肌肉痙攣。
【病因病機】
用力不當砭石,過度牽拉,長期伏案工作,勞累受涼而致背部肌肉緊張、擠壓、粘連而時時作痛。
【診斷】
1.菱形肌慢性勞損在肩胛骨活動時,痠痛無力,肩胛骨內緣出現明顯疼痛。部分病久患者,肩胛骨活動時可聽到“咯噔”聲。
2.背腰部筋膜勞損隨年齡增長和體質虛弱而多發,女性多于男性。局部痠沉乏力是本病的主要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背部或腰部痠脹、疼痛、發涼,早晨重,活動后減輕,陰雨天氣會加重。檢查局部有壓痛,皮膚麻痹,有時可能及筋膜結節。X線攝片可排除骨與關節的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
【辨證】
風寒溫邪,痹阻經絡。
【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溫經散寒,疏筋通絡,活血化瘀,解痙止痛。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砭錐或砭板尾在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承扶、委中、承山穴做點壓;
b.背部雙膀胱經施以刮法;
c.使用多塊砭砧在背腰部做大面積熨法。
3.加減
有條索狀結節者,使用砭板在結節處做撥法。
4.方義
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是背部腧穴,可直接緩解背部肌肉筋脈緊張。承扶、委中、承山為足太陽經腧穴,與背部太陽經相通,調理腰背痛效果較佳。四總穴歌中有“腰背委中求”之句。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背部軟組織損傷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