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機】
痰飲的成因為外感寒濕、飲食不當或勞欲所傷,以致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水谷不得化為精微輸布全身,津液停積為患。
【診斷】
根據四飲的辨證分型和臨床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同時也要注意結合有關檢查砭石,如胸部X線及B超探查表明有胸腔積液,胸水常規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大于2.5%,細胞計數以淋巴細胞為主,有助于滲出性胸膜炎的診斷。胃鏡檢查胃黏膜有炎癥、充血、糜爛、或有腺體萎縮,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有助于慢性胃炎的診斷。有心功能不全的臨床表現,肺毛細血管嵌楔壓(PCWP)增高,或頸靜脈壓增高,有助于左心衰或右心衰的診斷。尿常規檢查有血尿、蛋白尿、尿沉渣發現有多量紅細胞、白細胞、透明管型和顆粒管型,有助于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診斷。
【辨證】
1.痰飲
心下滿悶,嘔吐清水痰涎,胃腸瀝瀝有聲,形體昔肥今瘦,屬飲停胃腸。
2.懸飲
胸脅飽滿,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臥,或有肺癆病史,屬飲流脅下。
3.溢飲
身體疼痛而沉重,甚則肢體浮腫,當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屬飲溢肢體。
4.支飲
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平臥,其形如腫,屬飲邪支撐胸肺。
【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行水消飲,溫陽化氣。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1)痰飲
a.中脘振法;
b.足陽明經循行沿線刮法;
c.足三里、伏兔點壓。
(2)懸飲
a.脅肋自日月經章門至京門刮法或擦法;
b.胃俞至脾俞太陽經熨法;
c.自身柱至懸樞砭磙滾法。
(3)溢飲
a.秉風、天宗、云門、中府點壓;
b.上肢內側前緣手太陰經及中線手厥陰經砭震振法;
c.下肢內側前緣足太陰經及足厥陰砭震振法;
d.手腕部、足踝部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砭石珠串守法。
(4)支飲
a.背部太陽皮部遍刮法;
b.胸脅擦法;
c.上肢手太陽、手陽明經循行沿線拍法;
d.中府、尺澤、孔較、列缺點壓。
3.加減
胸腔積液加手足少陽經振法;背部肺、心俞部位熨法;心功能不全加膻中、鳩尾守法;腎小球腎炎加命門、八髎熨法。
4.方義
本病癥取飲停部位施治,就近取穴,相應取經。
【醫案舉例】
劉先生 69歲 退休工程師 1999年1月
曾從事煤炭工程設計,中年時常在煤礦井下工作。1998年10月突然發高燒,胸腔積液。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診斷為中心型肺癌。協和醫院就診抽胸水數次,西醫認為無法再抽,遂請中醫調理。
初診,觀患者消瘦,身高1.85米,體重60公斤。經家屬攙扶免強移步。氣喘咳嗽,語聲低微,時斷時續。納差、眠差。聽診:啰音、哮鳴音同時出現。雙脅肋骨外掀嚴重。舌淡,苔白膩,脈虛。
辨證:懸飲
立法:通絡除飲、消積化水。
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調理:太陽皮部通刮法,肩井叩法,太白、公孫、三陰交、地機、陰陵泉、百蟲窩點壓,尺澤、曲澤點壓加拍法。每次60分鐘,每周3次。1次調理后,納食增多,自覺有力,咳嗽喘息漸輕,3次調理后無需家屬陪同自乘出租車來診室。6次調理后自己乘公交車就診。聽診哮鳴音減輕,雙脅恢復正常位置,體重增加。調理15次后,聽診無啰音及哮鳴音,體重增至82公斤,患者能騎自行車10公里以上。遂回到協和醫院復查:胸水已消,B超:心肺正常。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痰飲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