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是關節囊和關節周圍軟組織的退行性、無菌性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其主要表現是以肩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為主,好發于中老年人,筆者采用砭、針、灸并用調理肩周炎68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一、臨床經驗
1、一般資料
肩周炎患者絕大多數來于本院門診,有少數為住院病人,68例患者均以肩關節疼痛為主,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出現扛肩以及內收、外展、后伸困難。68例患者中,男23例,女45例;年齡較小者38歲,較大者72歲;病程較短4天,較長3年;發病部位左肩26例,右肩42例;按病因分類,風寒型39例,勞損型14例,外傷型7例,原因不明型8例。
2、診斷標準
根據肩周炎患者的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和體征結合輔助檢查即可確診。
二、調理方法
1、砭石調理
先用砭板的板尾在條口穴上用點按法,用力適度,由輕漸重,以患者自感舒適為度,此時在點按法的實施中加上扭法,療效更佳。隨后對肩部的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及陽性點如筋結、條索等進行點按法,使之分離和柔化,達到鎮痛、點穴、疏筋之功效(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此外,還應辨經取穴:①病在手陽明經者,取肩髃、臂臑,曲池為刺激點。②病在手少陽經者,取肩髎、臑會、外關為刺激點。③病在手太陽經者,取天宗、肩貞、臑俞為刺激點。④病在手太陰經者,取中府、尺澤、孔較為刺激點。
2、針灸調理
在砭石手法調理后,囑咐患者按不同角度活動患側的肩部并找出肩關節周圍較痛的功能活動點1~3個,選取28號1.5~2寸毫針針刺,強刺激捻轉并留針,采用溫針灸三壯后,將針取出,再將上述的砭石手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調理重復一次。
3、療程
每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間隔5天后再行第二個療程,每次調理時,肩關節周圍的穴位可以交替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使用砭板對穴位或痛點調理時,切忌用力過猛,以免加重損傷。
三、療效觀察
1、療效標準
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活動范圍趨于正常,生活自理。
好轉:肩部疼痛明顯減輕,肩關節活動范圍擴大,生活自理。
無效:肩部疼痛無緩解,生活難以自理。
2、調理結果
共調理68例,其中痊愈39例,占57.35%,好轉27例,占39.71%,無效2例,占2.99%。總有效率97.1%。
四、典型病例
王秀蓮,女,46歲,農民,1999年3月18日就診
患者自述夜間睡眠時,右肩暴露于被外,次日起床時自覺右肩疼痛,未做調理,數周后,疼痛加劇,活動受限,曾服中西藥物并采用針灸、理療,效果(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欠佳,近日疼痛加重,尤以靜止和午夜時為甚,但若稍加活動,疼痛可減。查:右肩無紅、腫、熱的改變,上舉僅為60°,后伸30°,外展45°,內旋伸至髖部,肩關節活動時,以天宗,臂臑兩處疼痛明顯,食欲尚可,二便調,舌淡苔薄白,脈沉弦,根據病史及各項檢查,診斷為肩周炎,證屬風寒之邪凝滯于手三陽之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致使經筋受邪,活動功能受限所致。
治法以祛風散寒,疏筋活絡,用上述方法調理一次后,肩關節周圍疼痛明顯減輕,上舉達80°,外展大于60°,內旋后伸至第三腰椎下,繼續用本法調理五次后痊愈,隨訪一年無復發。
五、體會
肩周炎屬中醫學的“肩凝癥”又稱:“五十肩”、“漏肩風”、“凍結肩”,本病的發生,多由風寒濕三邪相兼為患,侵入肩部,致經絡(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阻滯,氣血不暢,經筋失于濡養而發為本病。以砭石先刺激條口穴,并讓患者活動肩部,以增加人體的感應力,達到氣至病所,疏通經絡,祛邪外出。同時,利用患者肩關節的主動拉伸找出其功能阻礙點,調理中可避免拉傷正常肌肉,做到有的放矢。
砭、針、灸雖然都是傳統療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但因其各有特點,因而在調理時可以互補,尤其是以泗濱浮石(泗濱砭石)為砭具做調理時產生的豐富的超聲波脈沖可起到改善微循環的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從而抑制局部炎癥的滲出,粘連,達到“通則不痛”的目的,加之其寬頻帶的遠紅外輻射對人體產生良好的生理效應和泗濱浮石(泗濱砭石)性溫,善助陽氣,可使局部的血運和組織代謝加快,促進代謝毒物如致炎致痛物質的排除,可見砭、針、灸三位一體的調理方法之所以療程短,見效快,是因為三者均有疏經氣、利關節、助陽氣、消痹痛之功效,諸法同用,可達到消除病灶,加速痊愈。
通過對68例肩周炎的調理和觀察發現,發病時間越短,恢復越快,僅用砭石手法調理即可痊愈,且不留有后遺癥;而發病時間越長,特別是一年以上者恢復較慢,需要進行綜合調理,即使這樣,也易留下一些功能障礙,故及時調理也是取效的關鍵所在。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肩周炎 砭石 針灸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