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對什么是骨巨細胞瘤、骨巨細胞瘤的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表現、骨巨細胞瘤的病因做了相關的介紹。后面對砭石調治骨巨細胞瘤的方法也有詳細記錄。
骨巨細胞瘤系以基質細胞和多核細胞為主要結構的侵襲性骨腫瘤,好發于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橈骨下端和肱骨上端次之,少數發生于椎體、扁平骨或短骨,個別發生于長骨干上。相當于中醫“骨疽”、“骨瘤”“骨癆”、“石疽”等范疇。
【臨床表現】
骨巨細胞瘤初起時表現為關節隱痛不適,勞累后加劇砭石,休息則緩解。或局部麻木,痠脹或間歇性隱痛,夜間尤甚,發展為持續性疼痛。疼痛發生一定時間后才會出現可觸及的骨骼膨脹變形。局部皮膚潮紅,血管顯露豐富生長迅速的有囊性感或搏動。后期有患部功能障礙,伴相應部位肌肉萎縮。
【病因病機】
外傷未治愈可引起骨巨細胞瘤。先天稟賦不足,腎氣虛衰,復感六淫,寒熱之邪,蘊于骨骼,氣血凝滯,耗精傷液,腐骨蝕絡,聚結成瘤。本病屬本虛標實之證。
【診斷】
發病年齡多見于20~40歲。好發部位為長骨骨端,多見于股骨下端和脛骨上端,橈骨下端和肱骨上端等松質骨內,少數發生于椎體,扁平骨或短骨,個別發生于長骨干上。腫瘤生長速度比一般良性腫瘤快,比惡性腫瘤慢。除上述臨床癥狀外,X線攝片表現為泡沫狀囊樣陰影,位于長骨干骺端,偏心性溶骨性破壞,皮質變薄且可消失,膨脹而無骨膜反應,溶骨區可呈多房,如肥皂泡或單房,邊緣多呈篩孔狀。
組織學分級,按照細胞分化程度,可分為三級,分級標準如下:
Ⅰ級骨巨細胞瘤:基質細胞形狀規則,排列不很致密,多為棱形,次為卵圓形、多角型。核多為卵圓或圓形,均勻一致。巨細胞的數量多,細胞大,核多。
Ⅱ級骨巨細胞瘤:基質細胞量多而致密,或呈漩渦狀排列,細胞為棱形,常有較大的卵圓形細胞核。多核巨細胞的數量相對減少,體積較小,核也比較少。
Ⅲ級骨巨細胞瘤:基質細胞量多而致密,排列成束或呈漩渦狀,常見不規則形細胞、核大小形態不一致,常見核分裂,呈肉瘤樣。巨細胞數量少,體積小,核小,形態亦不規則。Ⅲ級骨巨細胞瘤可與纖維肉瘤存在于同一腫瘤之中。
【辨證】
1.陰寒凝滯
患肢包塊痠楚疼痛,局部腫塊,痛有定處,得熱痛減,遇寒痛增,行走不便,局部皮色不紅,觸之不熱,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緊。
2.熱毒蘊結
患肢瘤體迅速增大,疼痛加重,灼熱劇痛,皮色紫暗,肢體活動障礙,有時伴有局部腫物潰瘍,流膿黃稠腥臭,發熱,口渴,煩悶不安,大便干結,舌質紅,苔黃,脈弦或數。
3.陰虛火郁
患肢包塊腫脹疼痛,皮色暗紅,疼痛難忍,朝輕暮重,眩暈耳鳴,少寐多夢,腰膝痠軟,五心煩熱,可伴有肢體畸形,活動障礙,局部腫物潰瘍,流膿清稀,久不收斂,舌紅苔少,脈細數。
【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通絡止痛,化瘀散結,滋陰填髓,降火解毒。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1)陰寒凝滯
a.患肢及病灶局部熨法;
b.太陽皮部遍刮法。
(2)熱毒蘊結
a.病灶局部守法;
b.患肢砭震振法;
c.任脈胸腹段劃法;
d.取足陽明經筋刮法。
(3)陰虛火郁
a.病灶局部刮或擦法;
b.患肢砭磙滾法;
c.足厥陰、手厥陰經循經拍法。
3.加減
疼痛時加足三里、內關、中沖、解溪點壓;火郁重者加角孫、耳尖穴點刺法。
4.方義
以病灶局部及其患肢為主要調理部位,協同相應經絡施以手法,以便達到活血通經、化瘀散結目的。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骨巨細胞瘤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