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頸、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病率高達1.2%,即全國約有2億頸、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長期承受頸腰痛、手腿麻的折磨。由于頸、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表現不盡相同,調理方法繁多,易反復發作,另外不恰當的調理還會延誤、甚至加重病情。那具體會有哪些誤區會帶來調理康復的不良影響呢?
誤區一:容易被誤診誤治
頸腰椎病變引起的癥狀有:頸肩部疼痛、僵直,手臂麻木感、頭痛、胸痛、腰腿疼痛、跛行、走路吃力、步態失穩等,上述癥狀很容易與心腦血管疾病混淆,有些患者有了上述癥狀后,盲目去買一些藥品來吃,因不對癥難以收到效果。所以,一旦患有上述癥狀,一定要到專業的頸腰椎病調理機構去檢查、確診,以免誤診誤治。
誤區二:頸肩腰腿痛不算病
據統計,約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有過頸肩腰腿痛的經歷。引起頸肩腰腿痛的疾病幾乎可以涉及全身所有系統。有些頸肩腰腿痛的原發疾病治愈后,疼痛也隨之消失,也有一些不治自愈。有些患者便因此認為頸肩腰腿痛不算病。事實上,椎間盤突出癥引起的頸肩腰腿痛不僅算病,而且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為這種病不僅可以引起頸肩腰腿痛,而且還會引起下肢麻木、冷涼、無力,甚至癱瘓和大、小便障礙,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誤區三:病急亂投醫
不少患者有了頸腰椎疼痛,圖方便,跟著廣告買藥吃。并且有些口服藥物多是起止痛作用,治標不治本。
還有一些人沒有經過正規檢查,就去做保健按摩,或者盲目選擇手術調理。事實上,有的病人不適合做推拿,一些體質比較虛弱的患者,盲目選擇手術調理,可能會出現后遺癥。
誤區四:不注重頸部保暖
隨著電子辦公的普及,長期伏案工作讓頸椎病成為了現代人常見病之一。一些生活習慣也會引發頸椎病,如經常低頭或仰頭工作和有低頭生活習慣者,頸部經常處于屈曲位或伸展位,頸部肌肉過度疲勞,就容易患頸椎病。
到了秋冬季節,如果天氣較為寒冷,較好能注意頸部保暖。具體來說,可以在白天為頸部戴上圍巾外,晚上還可以用熱水袋在頸部外敷,避免穿過于低領的衣服。
誤區五:病發期進行運動療法
現在患頸椎病的人不少,市場上防治頸椎病的器材和流傳的頸椎病鍛煉操如米字操等也不少。專家指出,各類保健器材只能起到預防的效果,無法起到調理作用,而運動療法是可以緩解頸椎病,但是鍛煉時機需要把握好。
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則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此外,如果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應禁忌。而患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總之,骨科專家提醒:頸椎病防治關鍵在于倡導生活工作中的日常保健,其中,枕頭是關鍵。在選擇枕頭時,建議選擇枕頭中央略凹進,高度為12~16cm的枕頭。睡覺時,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后仰。習慣側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
一些頸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如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頸椎病患者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運動,如擦高處的玻璃。此外,通過運動也可以有效緩解頸椎病,如打太極拳、做廣播操等。
砭石調理方法:
1、行氣血、通經絡:頸型及神經根型表現為頸肩背部酸痛沉重為主的用砭板沿頸部由上向下及兩側推、刮、擦為主,力度由輕漸重,以患者感舒適為度,在某些區域可觸及條索,疼痛敏感,可以適當力度用砭板邊緣進行彈撥,達到分筋的目的,但不宜多做,一般彈撥6~10次左右即可;頭痛者,可沿頭部膽經、膀胱經等區域施以擦法。頭頸部用穴取風池、腦空、百會、率谷、夾脊等,肩部取肩井、肩外俞、天宗、肩胛骨內上緣,手法以點、揉、壓等為主,使局部感到酸脹,時間不宜過長。上肢疼痛麻木者,以取阿是部位循經刮擦,并按經絡循經點穴,病痛或麻木以橈側為主者,取手太陰及手陽明經穴位肩髃、臂臑、俠白、手三里、孔較、合谷等穴位施以點、壓、揉等手法;病痛或麻木感位于上肢中間者,取手厥陰、手少陽經穴位肩髎、臑會、天井、曲澤、臂中、支溝、陽池等穴;病痛或麻木感以尺側為主者,取手少陰、手太陽經穴位青靈、支正、陽谷等及上臂肱二頭肌尺側中點等。每穴點揉半分鐘至一分鐘。椎動脈型表現頭痛、頭暈者以頸椎兩側手法疏通經絡為主,取頭部一些有效穴如百會、四神聰、玉枕、角孫等行點壓。可取梳理頭五經的方法,由前額向后大范圍刮擦。
2、補肝腎、固根本:點按背部夾脊,按腎俞、肝俞穴,按揉委中,點刺絕骨、丘墟、足竅陰等穴位,搓、揉涌泉。
3、溫經脈、通陽氣:患者躺在床上,將電熱砭放在患者頭項下,部位由頸椎下部向上或向兩側逐漸移行,使砭石接觸頸椎及其兩側軟組織,作用范圍可擴大至下方背部的疼痛區域及肩部等。作用時間20~30分鐘。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頸椎病 砭石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