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紡織廠下崗工人,到大紅大紫的中醫“大師”,張悟本經歷了13年。
13年間,張悟本沒停止“折騰”,他口才好,賣商品、保健(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品砭石,上函授班。
較重要的,他遇到了幾個“貴人”。
2007年他遇到一個做養生產品、熟知市場的“貴人”后,他的命運變了。
他后來成了“神醫”。
張悟本是怎么成為“神醫”的?“貴人”又為什么“幫助”他?
張悟本下崗是13年前了。
高中畢業后沒考上大學,1981年張悟本進紡織廠做了名工人。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多年,直到1997年下崗。
下崗后,張悟本折騰過很多事。
賣過小商品,賣過安利的產品,后來又賣鈣片。
數年后,2010年的張悟本,突然火了,成了“神醫”。
他能“治”很多病。按他自己說,能治近百種疑難雜癥。糖尿病、心腦血管病不說,還能“治”癌癥,肝癌、腎癌……他說癌一點都不可怕,是讓醫生宣傳得神乎其神。
總之,世界醫學界的難題,張悟本解決了。
方法?吃綠豆,茄子和白蘿卜等。
火了的張悟本,稱自己是中醫世家。
四代中醫世家,6歲從父學醫,前天,他還是這樣說。
不過,5月24日,他的父親說,他不知道兒子跟誰學的醫。他跟兒子一樣,都曾是紡織廠的工人。目前他還從原廠里領著退休金。
張悟本怎么學的醫,怎么突然火起來的?
社區講座后遇“貴人”
據稱,了解養生市場前景、做養生類產品的唐燕飛,從遇到張悟本那一刻起,就想要包裝他
張悟本學過“醫”。
調查顯示,在他下崗后,輔助推銷保健品事業,2000年,張悟本到北師大繼續教育學院自學了一個函授班,專業名為“中醫藥”。
這是個自學班,開卷考試。
另有據可查的是,他還學過看手相治病。
一名接觸張悟本的知情者說,在銷售鈣片時,張悟本已以“中醫養生專家”和“高級營養師”自居。
而張悟本真正以“專家”形象出現,是三年前。2007年6月,中國中醫科學院下面的一個事業單位———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下稱合作中心),組織了一次活動。
正是這個活動,開啟了張悟本的“食療NO.I人”之路。
據中醫科學院一負責人介紹,合作中心屬獨立法人,自收自支,除總經理鄢良為中醫科學院在編人員,其余均為外聘人員。
中醫科學院一內部人士則稱,合作中心其實就是一個賣保健品生產技術的公司。
2007年6月,該中心要組織“普及中醫知識、治未病”的社區講座。其職員王小雨是張悟本的朋友,王小雨向鄢良推薦聘請張悟本主講。
5月25日,鄢良接受采訪時說,當時聘請中醫大家不現實,報酬也高,而張悟本表達能力強,能“深入淺出”。
鄢良稱,這個講座開展近兩年,是免費的,引來媒體報道,主講人張悟本被關注。
而講座引來了“回頭客”,合作中心于是成立了收費的“中研健康之家”,由張悟本坐診。
根據中醫科學院內部人士講,進社區講座其實是該中心一系列商業宣傳活動之一,目的就是推廣產品和專家,并通過媒體報道擴大宣傳力度。
在進社區開講座的這個階段,張悟本認識了一個叫唐燕飛的人。
“唐燕飛稱,他自2007年結識張悟本以后,就竭力想包裝推廣張悟本。”一名后來參與包裝運作張悟本的人士透露。
唐燕飛是何許人?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他2000年成立了“北京悟心堂中醫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北京NO.I批經營中醫養生類產品的公司。
后來包裝張悟本的中奧縱橫(北京)文化傳播公司(下稱中奧公司),唐燕飛時任副總。
參與包裝張悟本的知情人士介紹,當時開講座的張悟本已被媒體關注到,讓了解養生市場需求的人,對包裝張悟本的市場前景,充滿了期許。
策劃“奇人”加入包裝團隊
賀雄飛說,在一個全民養生的時代,張悟本的觀點又如此與眾不同。包裝后一定能火起來,書肯定暢銷。
中奧公司2007年開始包裝張悟本,但一直不是太見成效。
直到兩年后,一個人的加盟,出版人賀雄飛。
賀雄飛又是何許人?上世紀九十年代,他曾被稱為中國民間出版NO.I人。他擅長策劃出版“學術”書籍,號稱是中國較有影響力的民間出版家。據稱他曾推出汪國真、余杰、孔慶東和摩羅等文化名人。
賀雄飛策劃出版的“草原部落”與“黑馬文叢”系列叢書,均是上世紀九十年代較受關注的文化類暢銷書。因一些個人因素,他在20世紀初逐漸淡出出版一線。
張悟本躥紅后,媒體調查發現了背后的賀雄飛。被認為是張悟本一夜走紅的主要策劃者。
今年5月25日,賀雄飛稱,2009年8月,一名影視投資界的朋友找到他,向他推薦一名叫張悟本的中醫大師,看能否為他策劃一本書。朋友稱已有一家公司在包裝這名大師,但一直不順利。朋友送給了賀雄飛一張演講光盤。
這名演講的大師,便是張悟本。
“那是我NO.I次接觸張悟本的觀點,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覺得這個人的觀點十分新穎,與我們接觸過的所有權威醫學專家學者的觀點,都不一樣,而且言辭幽默善于表達。”賀雄飛說。
他通過朋友引薦,結識了已在包裝張悟本的中奧公司老總姜勇、副總唐燕飛與吳威。
賀雄飛說,中奧的人告訴他,他們捧張悟本幾年了,制作了由其講演個性化中醫觀點的電視光盤,本想賣給地方電視臺,但電視臺不買還說要播出需要交錢,“張悟本當時名氣太小,沒人關注”。
而中奧公司想要打造張悟本,“當務之急是要使其出名。”于是中奧公司又想到出書。賀雄飛稱,中奧公司找他之前曾找過許多出版商,對方都拒絕了。
賀雄飛稱,中奧團隊曾找過張小波等出版人出版,被拒絕了。
5月26日,張小波告訴記者,很多類似養生類書籍的稿子找到他,想出版,但“但我們的原則是,違背常識或宣揚迷信的一律不碰”。
張小波說,養生方面的書,有些書籍語不驚人死不休,造成亂象。也有人以出書為幌子,建名聲,非法行醫或販賣一些自制產品,“這樣的人我們一般是不接觸,或者接觸了也會馬上斷絕關系”。
而自稱長期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的賀雄飛稱,張悟本深深吸引了自己。
“在一個全民重視養生時代,他的觀點又如此與眾不同。我認為張悟本經過包裝后一定能火起來,書肯定能暢銷。”賀雄飛說。
暢銷書橫空出世
響亮的書名,權威的出版社,策劃人概念一一實現。再加上發行公司的大力推廣,這本食療書籍,目標是一千萬冊
“當時覺得,這本書做出來肯定暢銷,不做必然遺憾終生”,賀雄飛說。
他介紹,書的文字內容,全部來自于中奧公司攝制的題目為“大國醫道”的張悟本講演光盤,“直接從光盤中扒下來的,都是他說的話”。
據一名參與“包裝”張悟本的內部人士介紹,當初為了制作張悟本的光盤,中奧曾招募了一批懂中醫和養生并能寫文案搞策劃的人,來做張悟本的助手。
作為策劃人,賀雄飛說,他給這書取了一個口號式的名字:《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賀雄飛認為,這個口號,有助于建立一個“革命性的理念”。
第二步,賀雄飛提出要找權威的出版社。
他介紹,當時中奧公司準備找的是其他出版社,而賀提出,一定要由夠主流夠官方和夠權威的出版社來出。
于是,通過私人關系,賀雄飛找到了人民日報出版社。
5月26日,記者致電人民日報出版社《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的責編,出版時對作者和書中內容有無嚴格審核,該書責任編輯稱,“我們只負責編書,其他的我們不能說,有事可以找中奧縱橫的吳威”。
“出版社都是賣書號的,只要你這書不是刊登反動違法內容,其內容真偽沒人去仔細審核。”出版人賀雄飛說。
2009年11月,《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出版。據稱,出版社為了加大宣傳就投資了100多萬。
該書交由賀雄飛之弟賀鵬飛經營的鵬飛一力公司負責發行,“我對我弟弟說,這本書你一定要盡較大努力宣傳,這是一輩子的機會”。
賀雄飛稱,鵬飛一力高額廣告投入下,兩大售書網站當當網與卓越網先后在首頁重點推薦此書,并加大宣傳力度,“每天網上銷售達到8000多冊,所有書店均占銷量頭名”。
“養生類書現在是個熱點,基本上誰做誰火,市場空間大。”賀雄飛稱,張悟本這本書,是他出版生涯中“商業效益較好”的書。
“你看下北京大小書店的排行榜,這書銷售量一直排在榜首,有半年了。”賀雄飛稱,書出來半年銷量已過三百萬冊,預計今年6月底可達500萬冊,年終目標是1000萬冊。
兩次“觸電”大增知名度
口才好的張悟本,在電視節目中詼諧幽默,他的觀點又是如此“標新立異”,諸多觀眾被他的脫口秀吸引
“書的銷量上去以后,電視臺的態度也就轉變了,之前是中奧在求著電視臺來采訪張,還要花錢,書暢銷后,電視臺紛紛主動邀張去上節目。”賀雄飛稱。
2010年初,北京電視臺《城市》欄目“民以食為天”節目邀請張悟本上節目。
5月26日,北京電視臺《城市》欄目組李姓副制片人稱,張悟本的節目是他們自己制作的,不存在商業合作宣傳一說。
今年2、3、4月,張悟本三上湖南衛視的脫口秀節目“百科全說”。他言辭詼諧幽默,養生觀點“標新立異”,引來無數觀眾追捧。
據媒體報道,《百科全說》播出“張悟本談養生”的NO.I期,就登上了史上同時段收視率前三名。據說,不少人一到固定時段就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看張悟本的“脫口秀”。
湖南衛視《百科全說》制片人李雋宇接受采訪時稱,他們曾了解張悟本養生書籍的情況,也參考了張悟本在北京電視臺的節目。“他所講的是食物的屬性和功效(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性,這也是大眾感興趣的。”而張悟本健談、直率,適合一檔脫口秀節目。
李雋宇稱,湖南衛視沒有給張悟本錢,張也沒有給湖南衛視錢,“雙方不是商業推廣的合作關系”。
到兩家電視臺“觸電”,給張悟本帶來大量粉絲,許多觀眾看了電視后去買張悟本的書和光盤,并按照其中的方子開始食療。
“較好的醫生是自己,較好的醫院是廚房,較好的藥物是飲食”張悟本在電視節目中的結束語,已被無數觀眾傳誦。
“超豪華”運作團隊
內部人士說,畢竟吃綠豆、蘿卜和茄子,吃不死人。沒有把人吃出事,沒有權威部門出來說張悟本扯淡,扳不倒的
在策劃包裝張悟本的同時,一個新的公司成立。
2009年8月,北京悟本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在朝陽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3萬元。
法定代表人為唐燕飛,出資1.62萬元,股東姜勇出資1.08萬元、吳威出資3000元。
營業執照顯示,該公司成立時經營范圍為技術推廣活動、經濟貿易咨詢等,去年12月21日,變更登記,增加了批發零售預包裝食品、圖書電子出版物的零售。
此后,張悟本在“悟本堂”坐診開方子。
一名參與策劃推廣“大國醫道”的知情者透露,為了包裝推廣張悟本,中奧公司曾出巨資聘請了超豪華策劃團隊,參與策劃央視大型紀錄片《大國崛起》、曾任央視《贏在中國》節目全國推廣總監的高強,負責動用自己電視臺的人脈,向各大電視臺推銷張悟本;人民日報市場信息中心策劃主管吳宗群負責將張悟本觀點梳理成30集講座,并將文字編撰成書;賀雄飛則整合自己出版和傳媒業的資源,擴大該書宣傳,進行發行推廣。 “這幾乎是一個頂尖的推廣團隊,從電視到紙媒再到網絡,我們全方位地展開宣傳推廣。其中一些質疑文章也是我們推廣的一部分。” 這名人士說,NO.I篇質疑稿件是《人民日報》下面的《生命時報》刊登,其實也是策劃的一部分。
不過,《生命時報》撰寫報道的江大紅記者說,這是絕無可能的。做該選題前,是感覺張的觀點很忽悠人,于是展開了調查。“我們做了這個稿子后,出版社對我們有意見。領導也承受了很大壓力。”
而該內部人士稱,現在外界有爭議了,他們還會繼續出關于張悟本現象調查的書籍,圍繞張悟本展開中西醫文化間的爭論,可以保持較高的關注度。
該人士稱:“畢竟吃綠豆、蘿卜和茄子,也吃不死人。外界再質疑,沒有權威部門說張悟本的方子就是扯淡,把誰誰吃出啥毛病來了。沒有這樣的前提,張悟本是扳不倒的”。
“造神”與“吸金大法”
一個號2000元,訓練營1萬,加上賣書,光碟……有人估算,張悟本到年底能為公司創收1億
如今,張悟本做一個講座,出場費20萬元。
他15分鐘看一個患者,收費2000元。據稱這樣的號已排到了2011年。
還有收費1萬元一個月的康復營。
“加上賣書、光碟等,你可以算一下,他一年能幫老板賺多少錢。”賀雄飛說。
有知情者估算,至今年底,張悟本為該公司創造的收入,不會低于一個億。而張悟本食療方子中的綠豆等“食材”引發的農產品漲價背后的利益,無從估算。
賀雄飛證實,悟本堂正在籌建自己的綠豆種植基地,而張悟本的《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續集也將不久面世,“吸金還將繼續”。
網上百度中奧公司,關于這個影視公司,全是招聘理療師、醫務助理等的廣告。網上顯示其地址,與悟本堂公司注冊地址一模一樣。
賀雄飛說,唐燕飛一直將成功發掘張悟本作為自己的驕傲。
針對經營張悟本搞創收的過程,記者致電唐燕飛,在獲悉記者采訪意圖后,唐拒絕接受采訪。
對于捧紅張悟本,賀雄飛怎么看“神醫胡萬林”?賀雄飛說,胡萬林讓人吃芒硝,結果吃死人了,張悟本頂多讓群眾吃點綠豆,反正不會死人。他沒行醫資格卻收高額掛號費,收高額培訓費的康復營是否超出了公司經營范圍,這些都是衛生部門與工商部門管的事,“媒體炒來炒去有什么用”。
“即使媒體證實了張悟本學歷與中醫世家的身份是假的,也不會徹底搞垮張悟本的,除非權威部門和專家能證實張悟本的觀點是錯的。”賀雄飛擔心的是,張悟本書籍的續集,是否還委托他策劃出版。
賀雄飛說,張悟本出書后,悟本堂賺大頭,張悟本賺中頭,他賺小頭。不過他很滿足,“賺個幾百萬,不也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嗎,誰想過能這么火呢?”
【標簽:張悟本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