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厥陰心包經,起于胸中,出屬于心包,通過膈肌,經過胸部、上腹和下腹,絡于三焦。
它的支脈:沿胸內出脅部砭石,當腋下三寸處(天池),向上到腋下,沿上臂內側(天泉),行于手太陰經、手少陰經之間,進入肘中(曲澤),下行于前臂內側,走兩筋(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郄門、間使、內關、大陵),進入掌中(勞宮),沿中指橈側出于末端(中沖)。
它的支脈:從掌中分出,沿無名指出于末端,交于手少陽三焦經。
手厥陰心包經的主要病候是:心痛,胸悶,心慌,心煩,精神病,腋窩腫脹,掌心發(fā)熱,還有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yǎng)生欄目)所過部位如上臂部、肘部的疼痛痙攣等。
手厥陰心包經循行示意圖
手厥陰心包經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yǎng)生欄目)的主治病證是: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經脈循行經過部位的其他病癥。
本經穴位共有9個: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官、中沖。
本經腧穴具有清瀉心火、寬胸理氣、養(yǎng)陰止汗、涼血止血、和胃降逆等功效(請進入砭石養(yǎng)生中的砭石醫(y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主治心慌、心悸、癲狂癇證、驚恐、善悲等神志病;心痛、胸痛、脅肋痛、腋下腫痛、咳嗽、氣喘、痰多等心胸疾病(更多砭石醫(yī)案請查看砭石養(yǎng)生欄目);疥瘡、體癬、瘡瘍、鵝掌風等皮膚疾病;胃痛、嘔吐、嘔血等胃病。
胃痛砭石實用療法:
1.用砭石刮痧板刮后背兩側夾脊穴
2.將砭砧用溫水加熱后壓胃俞、脾俞、腎俞
3.旋擦胃脘部。推薦閱讀《中醫(yī)砭術暖胃散寒調理胃脘痛》
(1)天池(PCl)
【定位】在胸部,當?shù)?肋間隙,乳頭外1寸,前正中線旁開5寸。
【主治】咳嗽、氣喘、胸悶、心煩、脅肋疼痛。
(2)曲澤(PC3) 合穴
【定位】在肘橫紋中,當肱二頭肌腱的尺側緣。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嘔吐、泄瀉。③熱病。④肘臂攣痛。
(3)內關(PC6) 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陰維脈
【定位】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①心痛、心悸、胸痛、胸悶。②胃痛、嘔吐、呃逆。③失眠、癲狂。④眩暈、偏頭痛、熱病。⑤上肢痹痛、偏癱。
(4)大陵(PC7) 輸穴,原穴
(定位】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胃痛、嘔吐。③癲狂。④瘡瘍。⑤胸脅痛、腕臂痛。
(5)勞宮(PC8) 滎穴
【定位】在手掌心,當?shù)?、第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主治】①口瘡、口臭。②心痛、嘔吐。③癲狂癇。④鵝掌風。
(6)中沖(PC9) 井穴
【定位】在手中指末節(jié)尖端中央。
【主治】①昏迷、中暑、暈厥、小兒夜啼。②熱病。③心痛。④舌強不語。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手厥陰心包經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jù)。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