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經》的學術價值有以下幾點:1、首次提出“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一詞。在古典文獻中關于砭石療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的記載多用砭石或砭,也有用藥石、針石或簡略地用石表示。《砭經》的正文名為《砭術述略》,首先推出與現代漢語接軌的砭術一詞,便于公眾對砭石的理解。2、再次確認《內經》關于砭石是中醫的獨立醫術的觀點。砭自東漢失傳之后,人們多把砭狹隘地理解為針灸的前身。清代名醫張振鋆在其專著《厘正按摩要術》中將“砭法”列為按摩(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二十八法之一。《砭經》則重申:“砭石治病砭石,非針非灸。世人每以砭為針,誤亦久矣。”《砭經》列舉《素問·異法方宜論》:“其病癰瘍,治宜砭石”,和《史記·扁鵲傳》:“針砭并舉”,說明砭“非針非灸。不必刺體灼膚之疼而其病立除”。期望“砭之術”能夠“復傳于今”。3、全面概述了砭術要點,如“砭之本”、“砭之體”、“砭之形”、“砭之用”、“砭之訣”、“砭之效”和“主治要略”等。關于砭石療法如此完整的論述是前所未有的。4、《砭經》在砭石療法的發展史中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
《砭經》發表之后歷經半個世紀未能實現作者振興砭術的宏愿。究其原因在于《砭經》從出版之日起就已落后于時代。《砭經》發表時的科學水平雖不及現代,但人類已進入了科技進步時代。當時地質學領域中的巖石學已發展成熟并傳入我國。巖石物理學雖未建立但許多巖石物性參數已在固體物理學的范圍內被人們研究。生活在30年代的砭道人未能應用科技知識來闡明砭石可用于醫療的機理。此外《砭經》的作者志在“傳數千年之絕學”,“興絕繼滅”,恢復古砭術,而不是建立適合現代人的新砭石療法。因此《砭經》未能為現代人所接受。
《砭經》發表并沉寂了半個世紀之后,在巖石物理學家和中醫專家的共同努力下,用現代科技方法研究砭石并提出了適合現代人的新砭石療法。至今新砭石療法已為國內外許多人接受。多家醫院開設了砭石門診。一些國家成立了砭石學會和研究會。在中醫的學術體系中不再有砭石缺失的遺憾。《砭經》作者振興砭術的愿望已初步實現。《砭經》中提出的一些關于砭具和砭術的要點在發展新砭石療法的過程中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砭經》是中醫史上一部重要的專著。
[進入“養生保健”欄目,了解更多砭石養生知識]
【標簽:砭石療法 砭術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