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頸椎情形之一:駕車時的不良坐姿
通常駕車人目視前方、分析路況的過程中,身體不自然的會處于向前微傾的狀態,從物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來講,這個姿勢對頸椎的負荷都是較大的,時間一長不可避免的會導致頸椎病。另外,駕車人個人習慣不科學砭石,或者汽車座椅不合適等情況(比如坐的過高或者過低、身體離腳踏距離不合適、手臂長期處于懸空狀態等),也會加大患頸椎病的機率。
危害頸椎情形之二:追尾撞擊事故導致頸椎病
在交通事故所引發的人身傷害中有七成屬于頸椎受傷。而其中追尾撞擊事故是造成頸椎傷害的較大元兇。在追尾事故中,人體在靠背或座凳的帶動下突然向前或者向后時,頭部通常無法跟上身體的運動節拍,這種身體和頭部不協調的運動,較終都會施壓到頸椎,從而導致頸椎損傷。
駕車中簡單有效的頸椎病預防方法
1、防止追尾撞擊事故中的頸椎傷害,關鍵在于發生撞擊事故時讓乘員的頭部和上身一起和諧地運動。測試表明在座椅頭枕高度適中,身體、頭部都有效接觸座椅及頭枕的情況下,碰撞給車帶來的加速度將通過座椅靠背及頭枕同時傳遞給身體和頭部,從而有效降低碰撞對頸椎的傷害。換句話說,乘車過程中我們要盡量保持整個身體(包括頭部)與座椅的充分接觸。
2、駕車過程中,前傾、直坐都不是較健康的駕車姿勢,駕車者因盡量保持微微后傾,后頸部有座椅靠背扶托的姿勢,如汽車座椅設計不合理,可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U型頸舒枕等輔助物品;
3、利用紅燈的間隙活動頸椎、休息手臂、舒展身體、遠眺或左右觀望;
4、長途駕駛中較多連續駕駛兩個小時就需要進行一定休息,或和同伴輪流駕駛;
5、調整座椅高度(或增加坐墊),讓自己感覺舒適、自然;
6、無論駕車或乘車均養成系安全帶的習慣,防止身體突然沖撞下的較大位移;
砭石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方法:
1、行氣血、通經絡:頸型及神經根型表現為頸肩背部酸痛沉重為主的用砭板沿頸部由上向下及兩側推、刮、擦為主,力度由輕漸重,以患者感舒適為度,在某些區域可觸及條索,疼痛敏感,可以適當力度用砭板邊緣進行彈撥,達到分筋的目的,但不宜多做,一般彈撥6~10次左右即可;頭痛者,可沿頭部膽經、膀胱經等區域施以擦法。頭頸部用穴取風池、腦空、百會、率谷、夾脊等,肩部取肩井、肩外俞、天宗、肩胛骨內上緣,手法以點、揉、壓等為主,使局部感到酸脹,時間不宜過長。上肢疼痛麻木者,以取阿是部位循經刮擦,并按經絡(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循經點穴,病痛或麻木以橈側為主者,取手太陰及手陽明經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肩髃、臂臑、俠白、手三里、孔較、合谷等穴位施以點、壓、揉等手法(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病痛或麻木感位于上肢中間者,取手厥陰、手少陽經穴位肩髎、臑會、天井、曲澤、臂中、支溝、陽池等穴;病痛或麻木感以尺側為主者,取手少陰、手太陽經穴位青靈、支正、陽谷等及上臂肱二頭肌尺側中點等。每穴點揉半分鐘至一分鐘。椎動脈型表現頭痛、頭暈者以頸椎兩側手法疏通經絡為主,取頭部一些有效穴如百會、四神聰、玉枕、角孫等行點壓。可取梳理頭五經的方法,由前額向后大范圍刮擦。
2、補肝腎、固根本:點按背部夾脊,按腎俞、肝俞穴,按揉委中,點刺絕骨、丘墟、足竅陰等穴位,搓、揉涌泉。
3、溫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通陽氣:患者躺在床上,將電熱砭放在患者頭項下,部位由頸椎下部向上或向兩側逐漸移行,使砭石接觸頸椎及其兩側軟組織,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范圍可擴大至下方背部的疼痛區域及肩部等。作用時間20~30分鐘。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治療頸椎病 頸椎病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