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陰虛肝旺 經行量多,陰液不足,肝木偏亢而致。
2.氣血虛弱 素體氣血兩虛或加上經行量多如崩,經后氣血虛弱,血虛不能榮腦,腦竅失養而致頭痛。
3.痰瘀阻絡 經血下行不暢砭石,瘀血上擾于腦而致。如痰濕之體,挾痰濁上找于腦,痰瘀互結,亦致頭痛。
4.肝陽上亢 素喜抑郁易怒,若經行量多如注,肝失血養,肝經易郁,氣機失暢,郁而化火,上擾腦絡,而致頭痛。
本病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常伴有心煩、汗出、失眠、脅肋脹痛等全身不適。現舉例一案如下:
患者劉某,女,36歲,已頭痛7年,加重1月速來就診?,F癥見:頭痛伴頸項部疼痛,得熱痛減,月經時加重,舌紅,苔黃有瘀點,脈弦細。7年間曾在多家醫院進行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效果不佳。多疑似頸椎錯位所致,但頸椎X,CT均報告為“頸椎未見明顯異?!?,終日依靠止痛藥減輕疼痛。砭石調理頭痛具體如下:
1.將砭塊置于70℃—80℃水中,浸泡1分鐘后取出。置于骶尾八髎穴即在骶部,當髂后上棘內下方,當雙側共八個骶后孔處30分鐘;
2.取熱砭板點頭部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太陽、迎香、率谷;上肢穴位曲池、列缺、內關;腹部穴位大橫、期門、中脘、關元、中極;下肢穴位三陰交、太溪、足三里;
結果分析:每日1次,經調理7次,在調理期間未曾服用任何藥物,效果(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明顯。分析此患頭痛經常在月經前加重,疼痛難忍,伴有痛經、口苦、脅肋疼痛。較初印象為肝陽上亢型經行頭痛,同時由于頭痛已有7年之久,現辯證為肝郁血虛型。故調理時以疏肝解郁,益氣和血為調理原則。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的砭石進行調理療效更佳。調理期間選用八髎穴進行砭石溫法同時用熱砭點穴,疏通臟腑機能,養氣和血。砭針配合則內外同治,表里暢通,通則不痛共奏疏肝解郁,益氣和血之功。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頭痛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