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陽明胃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起于鼻孔旁(迎香),向上交鼻根中,交會足太陽膀胱經于睛明,然后向下沿鼻外側瞳孔直下起承泣穴,進人上齒槽中(巨髎)砭石,回出夾口旁(地倉),環繞口唇(會人中),向下交會于頦唇溝與任脈交會于承漿,退回來沿下頜出面動脈部(大迎),再沿下頜角(頰車),上耳前,(下關),經顴弓上(會上關、懸厘,頷厭),沿發際至頭維,至額顱中部與督脈交(會神庭)。
足陽明胃經的支脈:從大迎前向下,經頸動脈部(人迎),沿喉嚨,會大椎,進入缺盆(鎖骨上窩部),通過膈肌,隸屬于胃,絡于脾。
足陽明胃經外行的主干:從鎖骨上窩(缺盆)向下,經乳頭正中距任脈6寸下行(氣戶、庫房、屋臀、膺窗、乳中、乳根),到腹部,向下挾臍兩旁2寸(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進入氣街(腹股溝動脈部氣沖穴)。
它的第二條支脈:從胃幽門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溝動脈部氣沖穴與外行線會合。——由此下行經髖關節前(髀關),到股四頭肌隆起處(伏兔、陰市、梁丘),下向膝關節中(犢鼻),沿脛骨外側(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下行足背(解溪、沖陽),進入次趾外側趾縫(陷谷、內庭),出次指未端(厲兌)。
它的第三條支脈:從膝下三寸處(足三里)分出距脛骨脊兩橫指(豐隆),向下進入中趾外側趾縫,出中趾未端。
第四條支脈:從足背部(沖陽)分出,進大趾趾縫,與足太陰脾經相接。(見圖)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經絡 十二經絡 足陽明胃經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