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過程,就是正氣與邪氣相互斗爭的過程。扶正就是扶助正氣,補益臟腑氣血,增強抗病能力。正氣得復就有利于祛邪砭石,祛邪就是祛除病邪,減輕疾病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消除致病因素,排除人體廢物,病邪減則正氣增。
砭石的功效(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與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
砭石通過活血補氣、疏通經絡達到扶正目的,同時對經筋、皮部、四海等的保養也是扶正的重要內容之一。祛邪與扶正相輔相成,二者同時進行。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泗濱砭石刮痧板弓背在人體表做刮法或使用砭尺做拍法,有時會出現皮下紅點,色鮮紅,有時又會出現連成片狀或條狀的紫黑色隆起。根據測察,這些即為邪氣在排出時的病理物質。
泗濱砭石刮痧板
有效地排除邪氣,才能扶助正氣。同樣,泗濱砭石施治能夠扶助正氣。正氣充足又能增強抵抗外邪的能力,二者相輔相成,即砭石的扶正祛邪作用。
砭石療法的辨證論治
疾病的表現雖復雜,但基本上都可用八綱加以歸納。就病位深淺而言,不在表,就在里,就疾病的性質而言,不是熱證,便是寒證;就邪正關系而言,不是正虛,就是邪實。總的方面就分為陰證和陽證兩大類了。八綱辨證論治就是把疾病分為表證和里證、寒證和熱證、虛證和實證、陰證和陽證四對綱領,用以指導臨床治療(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在八綱中,其他六綱又可以陰陽兩綱加以概括,即表證、熱證、實證為陽證;里證、寒證、虛證為陰證。
八綱,即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綱辨證論治就是以望、聞、問、切四診所獲得的臨床資料為依據,對病變的病位、病性、正邪關系等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將其歸納為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類證候而進行砭石治療的一種方法,是各種辨證論治的總綱。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的作用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