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無規矩不成方圓”,砭石刮痧(相關鏈接:《刮痧的方法有哪些》)同樣需要有一定的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順序,不同身體部隊刮試的順序不一樣。依身體狀況而定,先刮后頸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砭石,末刮四肢,此為一般的原則。砭石刮痧的基本方向是,依經絡循行「陰升陽降」之原則。下面就來具體看看身體各部位砭石刮痧的方法和順序吧!
(一)頭部的砭石刮痧順序
頭部有頭發覆蓋,須在頭發上面用面利法刮拭。不必涂刮痧潤滑劑。為增強刮拭效果可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刮板薄面邊緣或刮板角部刮拭,每個部位刮30次左右,刮至頭皮有發熱感為宜。
1、太陽穴:太陽穴用刮板角部從前向后或從上向下刮拭。
2、頭部兩側:刮板豎放在頭維穴至下鬢角處,沿耳上發際向后下方刮至后發際處。
3、頭頂部:頭頂部以百會穴為界,向前額發際處或從前額發際處向百會穴處,由左至右依次刮拭。
4、后頭部:后頭部從百會穴向下刮至后頸部發際處,從左至右依次刮拭。風池穴處可用刮板角部刮拭。
5、頭部也可采取以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
6、全息穴區:額頂帶從前向后或從后向前刮拭。頂枕帶及枕下旁帶從上向下刮拭。頂頸前斜帶或頂顳后斜帶及頂后斜帶從上向下刮拭。額中帶、額旁帶治療(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呈上下刮拭,保健(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上下或左右方向刮拭均可。全息穴區的刮拭采用厲刮法。
(二)、面部的砭石刮痧順序
1、砭石刮痧順序:面部刮痧的順序由上而下,由內至外。
2、砭石刮痧步驟:額頭--眼睛--面頰--口唇---鼻子--下巴。
3、面部由內向外按肌肉走向刮拭。面部出瘀影響美觀,因此手法須輕柔,忌用重力大面積刮拭。眼、口腔、耳、鼻病的治療須經本人同意,才可刮出痧。刮拭的按力、方向、角度、次數均以刮拭方便和病患局部能耐受為準則。
(三)前胸部的砭石刮痧順序
1. 先刮任脈:自天突穴(胸骨體較上端)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可分三段,NO.I段為胸骨體,第二段為心窩至肚臍,第三段為肚臍至曲骨 ,一段一段地刮,切勿一次刮到底,惟肚臍處可輕刮。
2. 以任脈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向右兩側做斜線之刮痧,約三至五條,其中乳房不刮。
(四)砭石的后頸與背部刮痧順序
1. 刮背頸椎:自頸椎刮起,經胸椎NO.I椎至尾骨,分兩段刮完。
2. 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后右。
3. 刮膀胱經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脈左、右各一寸五分處。
4. 以膀胱經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從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約刮五至七條斜線,間距以肋骨為準。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五)四肢的砭石刮痧順序
1. 上肢外側: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進行。
2. 上肢內側:由肩向叉與指尖方向刮。
3. 下肢外側及后側:由大腿向膝,向腳刮 。
4. 下肢內側:由內踝尖向膝,向上刮。
(六)砭石刮痧整體的操作程序
1. 視病體刮痧相應經絡(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穴道與部位。
2. 視出痧情況及病理,選擇一至三處,以皮膚針輕叩皮膚。
砭萃網提示:在使用砭石刮痧時需要注意的是
1、刮痧板重直于皮膚成九十度角,自上下左右刮拭永保同一角度。
2、刮痧力道應做單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
3、刮拭力量要均勻,不可過速、過重、過快,影響刮痧之效果(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刮痧 刮痧的順序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