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梳也稱“保健梳”、“通絡梳”,除了用于頭部梳理外,還可用于全身多部位的經絡疏通。上篇文章介紹了人體各部位的刮痧手法,本篇將介紹人體各部位的疏通方法。相較刮法而言,梳法力度更加適中,手法更加柔和,大家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選擇。

俗話說“頭梳百遍,病少一半”。梳頭不僅可以刺激頭部穴位,提神醒腦、增強記憶、還能讓人耳聰目明,起到防脫固發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梳頭不只是單純的整理頭發,梳頭也是有講究的。
梳頭時可先從前額的發際線往后梳,再沿著腦后發際從后往前梳。較后再從兩耳側的發根部,分別向相反的方向進行梳理。一處每次梳5~6次,整個頭部平均一天梳100下左右為宜。
梳頸部
用砭石梳齒梳理頸部或者用梳背刮拭頸部,可先梳理或者刮拭頸部中線,然后再操作頸部兩側。力度要適當,至局部微紅或者有熱力滲透即可。同時可用梳子端面圓鈍處在大椎穴輕輕按揉5-10分鐘。
大椎穴位置:低頭后,脖頸后較高隆起的骨骼下方,有個凹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頸部的刮拭和疏通可緩解頸部的疲勞和僵硬狀態,起到預防和調理頸椎病的作用。
梳肩部
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者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很容易導致頸肩僵硬。閑暇時可在頸后和肩膀處反復刮拭,尤其是一些肌肉僵硬或者疼痛的地方,可以力度大點、多刮幾次。刮拭前可先抹點刮痧油,以防刮破皮膚。
用砭石通絡梳,從肩膀部位開始,沿肩部中線由上向下緩慢梳理或者刮拭。再從肩部開始,沿肩部邊緣梳理,至局部泛紅或者有熱感即可。此法可有效緩解肩頸疲勞或者不適癥狀。
梳背部
長期久坐容易導致背部肌肉僵硬、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可用梳背或者梳柄拍打或者揉刮背部,可起到刺激背部穴位、改善背部血液循環、預防腰背酸痛的作用。
也可用梳子背面摩擦腰背部,至出現酸脹感,且腰部微微發熱即可,一般每次3~5分鐘。背部的疏通和刮拭可選長柄砭石梳子,或者在家人幫助下進行操作。
梳腿部
疏通腿部經絡不僅對腿有好處,還能起到上病下治的作用。大腿的疏通可從外側面按由上至下順序。大腿外側為膽經位置,膽經通了,可促進氣血運行,防止經絡淤堵,預防消化不良,還可緩解下肢疼痛和膝關節疼痛。
可以用經絡梳在膝蓋的四周用力地刮。刮的時候,膝關節有問題的人會覺得非常的痛。但是刮完以后會非常的舒服。膝蓋部位刮拭時讓梳齒垂直于皮膚表面。如果經常梳理膝蓋,對于解決心臟問題也有幫助。
刮小腿肚是非常痛的,但是刮完以后,對身體的水分代謝,以及血液回流心臟都有好處。平時小腿容易水腫的人也可以這樣疏通。
梳手部
“十指連心”,手是人體的第二心臟,經常用梳子梳手,能夠起到通暢全身氣血的作用。使用砭石梳按摩手掌,用梳齒從上到下刮拭,刮到掌心處略微下壓,力度以壓痛為宜。
按摩手背時,同樣按從上到下的疏通順序。由于手背脂肪層較薄,疏通力度不宜過大,梳到手背發熱即可。如果痛感強烈,也可以使用梳背刮拭,循序漸進到梳齒。操作時要特別注意痛感強烈或有凸起、結節的地方。
梳手指的時候使用梳齒部,方向從指根到指間,力度以耐受為宜。如果痛感強烈也可以換梳背循序漸進。經常使用砭石梳梳手指,不僅可以強健臟腑,對經絡的疏通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梳足部
足部分布著豐富的神經組織,通過有效刺激足底反射區,會使相對應的組織器官功能得到調節,改善身體狀況。中醫認為,腳是人體五臟六腑的反應器,用梳子梳腳底或者腳面可以起到刺激穴位、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操作時可緩慢刮拭或者梳理腳跟里外側,把腳跟疏通熱了即可。也可以刮腳心,按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順序,力度要適中。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梳子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