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砭石的鑒定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真假砭石到底應該如何鑒定?靠經驗行不行?看珠寶鑒定書可靠嗎?本篇將揭露鑒定砭石的5大陷阱,強烈建議大家了解一下,千萬別上當。

一、憑自身經驗辨別真假
對于經常接觸泗濱砭石的人來說,確實對泗濱砭石有一定的感性認識,這種經驗是十分寶貴的。那么對于鑒別砭石的真偽,可以靠經驗嗎?專家表示,如果靠經驗來檢驗產品,能確保80%以上的產品為真品已屬不易。要做到產品件件合格必須靠科學檢測,不能靠經驗。
二、用注冊商標當合格證
有些商家出售的砭石產品上僅有商標而沒有檢測合格證。商標是企業注冊的產品品牌,只要不與別家重復就能批準。而無檢測合格證的產品,說明產品未經檢測,不經檢測怎能說明產品成分安全合格?
三、用珠寶證書偷梁換柱
有些商家銷售砭石時用珠寶證書偷換概念,而無法出示砭石的醫療器械許可證。砭石產品屬醫療器械,不能出示醫療器械許可證的產品是沒有經過藥監局審批的,是不可以作為醫療器械出售的。
四、用低價砭石蒙騙大眾
如今的砭石市場,幾元、十幾元的砭石制品銷售十分火爆。商家說成分可靠,肯定有效果,你覺得可信嗎?真品原料儲量少,價格高。贗品成分不明,又逃避檢測,可輕易以超低價格出售。
五、炒作泗濱砭石的顏色
現在市場上出售的紅色、黃色、黑色的石頭大多以泗濱砭石自居,且用“玄黃砭石”誤導消費者。事實上,辨別砭石不能只看顏色,更重要的是看其成分檢測,物性檢測、安全性檢測等。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的辨別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