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流涎俗稱流口水,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小孩子流口水很常見,但是若長期多量唾液外流,則會誘發局部濕疹。因此,各位家長注意,小兒經常流涎也不是一件好事砭石,砭萃網建議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中醫砭石刮痧(相關鏈接:《刮痧的方法有哪些》)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一般來講,1歲以內的嬰幼兒因口腔容積小,唾液分泌量大,加之出牙對牙齦的刺激,大多都會流口水。隨著生長發育,大約在1歲左右流口水的現象就會逐漸消失。如果到了2歲以后寶貝還在流口水,就可能是異常現象,如腦癱、先天性癡呆等。另外,寶貝患口腔潰瘍或脾胃虛弱,也會流涎不止。中醫常見調理法這是使用砭石刮痧療法,具體刮痧的方法如下:
一、中醫砭石刮痧調理小兒流涎的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手法
(一)癥狀
本癥主要以5歲以下嬰幼兒口角常流口水為主癥。
(二)治法
(1)選穴 脾俞、中脘、合谷。(見圖)[擴展閱讀:家庭保健常用穴位圖]
合谷穴
(2)定位 脾俞:在背部,當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合谷:NO.I、第二掌骨間,第二掌骨橈側中點。
(3)砭石刮拭順序 先刮背部脾俞,然后點按腹部中脘,較后點按合谷。
(4)砭石刮拭方法 補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從上向下刮拭,出痧為度。較后用拇指點按合谷,用力宜重,皮膚通紅為止。
二、中醫砭石刮痧調理小兒流涎的病例
鄧某,男,3歲。患兒8個月前開始流口水。刻診見患兒口角流涎,稠黏腥臭,口角赤爛,頦下皮膚紅赤,面赤唇紅,口渴喜冷飲,小便微黃,大便微稀穢臭,舌紅、苔黃。取大椎、曲池、脾俞、中脘、合谷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砭石刮痧治療(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每日1次。2天后即痊愈,隨訪3個月未見復發。
推薦閱讀: 刮痧的好處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刮痧 小兒流涎 刮痧手法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