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經,即手太陰肺經之簡稱。十二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之一,該經一側11穴(左右兩側共22穴),肺經在美容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在美容院我們常常都可以看到有很多手法都需作用于肺經,如針灸、刮痧(相關鏈接:《刮痧的方法有哪些》)、拔罐等都需與肺經相結合來達到美容的效果。
美容作用
肺經腧穴具有清肺熱除疹去斑砭石,疏風通絡行血潤膚的功效(請進入砭石養生中的砭石醫案欄目瀏覽更多內容)。經常用于頭部、面部損美性皮膚病變,如主治顏面蒼白,痤瘡,黃褐斑,酒渣鼻,皮膚瘙癢,皮膚過敏,濕疹,皮炎,皮膚松弛,皮膚粗糙等,尤其是能治療(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與肺熱有關的疾病(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
美容原理
肺經聯系的臟腑器官有肺、胃、大腸、喉(氣管),肺主皮毛,主宣發津液、衛氣。肺開竅于鼻,鼻在面部居中,它在人的容貌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譬如酒渣鼻可以取肺經的穴位(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來治療。肺主氣,肺與大自然之氣相通,自然界的大氣養育了世間的萬物。肺氣既有大自然之氣又有臟腑之氣,如果肺有病,輕則咳喘不得息,重則身亡。如肺氣不足時,在人體面部必有所表現,出現各種損容的病變,肺氣的充盈與否與全身的狀態有直接關系。因此美容或治療皮膚病時在肺經上取幾個穴位,可加強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作用。另外,在肺經的循行部位出現病變時可取相應的穴位來治療。
下面詳細介紹一下肺經的主要穴位(如下圖):
1、中府穴:在胸骨旁升六寸(四橫指是三寸,兩個四橫指)。中府即中氣之府,中氣是指脾肺之氣,中府是脾肺之氣匯聚的地方。按中府穴可調治中氣不足、預防心絞痛、治療咳喘。
2、天府穴:在腋橫紋下三寸(四橫指)。“鼻氣通于天”。是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要穴。
3、尺澤穴:尺澤穴是補腎的要穴。按摩這個穴位,可以把肺經多余的能量補到腎上去。
4、孔較穴:在腕橫紋上7寸(兩個四橫指是六寸,再加一個大拇指,大拇指外側即7寸)。孔較管著所有的毛孔,可以調節孔竅。治理鼻出血、痔瘡、發汗。
5、列缺:在兩個虎口相對上,食指尖下邊的凹陷處。治療偏頭痛(尤其是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睡覺落枕。所以古語說:“頭項尋列缺。”
6、經渠穴:位置在橈骨經突上,按揉此穴每天都能補充一點精力。
7、太淵:大拇指骨跟部,用另一手的大拇指的關節往下硌,很痛的一點就是這個穴。治療靜脈曲張,心血管病,只要與脈有關,揉太淵穴都會有緩解。
8、魚際:魚際在NO.I掌指關節后,NO.I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是一個退熱的穴,它善于退熱:心里有火她能去;肺燥咳嗽,它也能去。
9、少商穴:拇指橈側,距指甲角約0.1寸。此穴是治療咽喉痛的要穴。較佳治療方法:用三菱針輕輕點刺擠出一點血,嗓子馬上會輕松。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肺經 美容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